close

 

    下載網址:http://file2.ws/epnhq

 

 (下載者請尊重原作者之著作權利)

文、圖片提供/蘇振明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系所教授

 

一、圖畫書是兒童的「精神食糧」

圖畫書是21世紀的兒童恩物和必備的精神食糧。這是1986年,「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」的專家們在探討「兒童讀物的未來」主題裡,所歸納出來的重要結論之一。

現代兒童圖畫書,結合創意和精美印刷,展現了各式各樣的出版形式,不僅可供兒童閱讀觀賞,還針對嬰幼兒開發設計出各種遊戲書,幼兒遊戲圖書,有的可以發出聲音、聞到味道,有的不但咬不破還可邊洗澡邊看;有的附贈配件可供孩子操作遊戲,這類型的嬰幼兒遊戲書是孩子的玩具也是孩子的寵物。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在大型書店的兒童繪本館或禮品部門買到。

一般家長都知道,要讓孩子長的營養又健康,就該給他吃什麼、喝什麼,從重視孩子的「物質食糧」做起。然而若要培養孩子的圖象思考、生活知識、閱讀興趣、文化素養,則必須要重視孩子的「精神食糧」品質,聰明的家長和教師當然會知道,圖畫書是提供兒童心智成長極重要的文化產品。

由於兒童年齡、性別、興趣與心智發展的不同,對圖畫書的喜好各有差異。根據兒童教育與語文專家的調查指出:給不同心智與年齡的孩子看不同的書是必要的考量。2-4歲的嬰幼兒,是透過圖形認識事物,也是看圖學說話的重要階段,可以提供圖形簡明又寫實的圖畫書;此階段也是好奇又好動的探索期,若能提供邊閱讀邊操作的遊戲書,將是給孩子成長的最佳恩物。4-6歲的幼兒是自我概念發展的初階段,有關生活與心理成長的圖畫書,可以提供孩子對自我的了解,進而促進自我與他人、自我與環境的良性發展。6-8歲的學童幻想力豐富,喜歡神話、童話、有趣的文學性圖畫書。而8-10歲的兒童則喜歡研究實際世界的各種現象,所以閱讀興趣轉移到有關自然的、科學的、探索的、傳記的相關圖畫書。10-12歲因為進入青春期,性別差異逐漸顯著,此時男孩對於文學類的童話書和動物故事興趣逐漸消退,轉而對冒險、挑戰、推理和異國文化的相關圖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。青春期的女孩則喜歡幻想文學、偉人傳記、歷史小說或描寫學校生活的相關圖書。

本專案研究基於上述理念,並配合幼稚園及國小、國中各學齡階段,將圖畫書的適用對象分為下列六期:   

‧嬰兒圖畫書(0~3歲):具多元感官遊戲的玩具書

‧幼幼圖畫書(3~5歲):無字書或看圖說話的概念圖畫書

‧幼兒圖畫書(5~7歲):以圖為主(2/3),以文為輔(1/3)的生活圖畫書

‧兒童圖畫書(7~9歲):圖文並茂(約各佔1/2)的各類圖畫書

‧兒童圖畫故事書(9~12歲):以文為主(2/3),以圖為輔(1/3)的圖畫故事書

‧少年圖文書(12~15歲):百科圖鑑類或具邏輯探索性的圖文書

 

二、圖畫書與兒童成長的關係

兒童文學家林良認為:圖畫書是幼兒認知過程中的第一種「文字」,孩子可以透過內容豐富的圖畫書擴展視野和認知範圍。

兒童美術教育家鄭明進則指出:對現代遠離大自然的孩子而言,圖畫書的圖象,正可提供一種「閱讀方式的自然遊」,培養出富有情感的兒童。

日本福音館館長松居直強調:如果要讓孩子不討厭書,進而愛書,最好的啟蒙書是圖畫書。

由以上三位國內外兒童文化專家的觀點可知,圖畫書對孩子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。筆者從事兒童圖畫書的創作、編輯、推廣已歷二十多年,根據學理與實務經驗,從認知學習、圖象思考、審美教育、語文發展、社會適應、親子關係、文化習性的七個觀點再加以論述之。

(一)  助長兒童的認知學習

圖話書中的圖畫,是一種視覺符號,也是提供給幼兒認識生活與自然世界的「圖象文字」,不管文學類或科學類的圖畫書,書中的插畫可視為現實與想像世界的縮影,對幼兒各種認知概念的發展,可提供觀察的、思考的、解析的、感受與判斷的學習經驗。例如,孩子經常透過動物的圖畫書,認識與其生命共存的動物朋友;或透過相關圖畫書,更進一部了解動物的習性,在品種、雄雌、區域、季節上會有哪些趣味性的差異。也可以說,圖畫書是滿足幼兒好奇與學習的樂園,有人敲門,它就打開。

(二)  啟蒙幼兒的圖象思考

圖象、語言、文字可說是人際間傳情達意的三大溝通符號,在人類文化史上的發展,圖象的溝通與應用也在語言和文字之先,因此現代人走進博物館或部落社會的生活場域,仍然可以不依賴語言和文字,既可透過許多原住民的文物圖象,推理並感知先民的生活型態。其實,當嬰幼兒到人間,其成長與受教歷程,皆可視為從小小原始人到現代文明人的縮影,可惜的是現今升學教育制度,過度偏重左腦的語言與文字認知學習,相對於右半腦的圖象視覺思考訓練,卻因不列入考試而長期受到忽略,造成左右腦感性與理性均衡發展的失調。從幼兒的遊戲圖畫書到青少年的百科圖鑑與成人的電腦網頁,都是提供給現代人圖象思考與學習的文化智庫,不要過門而不入。

(三)  培養兒童的審美素養

「圖畫書是永不關門的家庭美術館!」、「穿越圖畫書的小門,就可以走進美術館的大門。」、「想要走進美術館,記得先打造一把審美鑰匙。」這三句話是筆者面對家長和幼兒教師演講的開場白。兒童圖畫書是繪畫與文學最佳品質的結合表現,也是牽引兒童進入審美世界的門窗,孩子在父母與教師的陪讀下,每翻開一本圖畫書,即是在享受一場圖象視覺與語文聽覺的美感饗宴。世界上有不少國家,均設獎鼓勵優良兒童圖畫書的出版或傑出的插畫設計。其中以美國的「卡得卡特獎」和西德政府設定的「國際安徒生插畫獎」最具特色。看一本優美的圖畫書,就像逛一家畫廊的展覽一樣賞心悅目,而且還能一次再一次的重讀回味。由此可見,讓幼兒從小接觸優良的圖畫書,對其審美態度和美感素養的培植,是一種極重要又方便的途徑。

(四)  促進兒童的語文發展

二、三歲的幼兒,常常在看圖畫書時自言自語,其講話的內容和語氣,有一大部分是「聽媽媽講故事」的模仿和反復練習;另外一部分則是「自編自語」的語文遊戲;而四、五歲以上的孩子,不僅會藉圖話要求別人講故事,也會強迫別人當他的故事聽眾。隨著年齡的成長,學齡前的幼兒也自圖畫書中認識了基本的單字、語辭與會話;至於國小的學童,則自圖畫書的閱讀中逐漸豐富其語彙和表達能力,所以圖畫書也可說是兒童語言學習的「助產器」。

(五)  強化兒童的社會適應

現代兒童圖畫書的內容和設計,除了照應到兒童心理的發展需求之外,還發展了一套「兒童圖畫書的閱讀診療」的新政策,所以對一般正常兒童可以達到心靈淨化的作用,而對適應欠佳的兒童,則可以發揮診斷與治療的功能。這類書以「心理成長類」和「生活類」為最具代表性。如:〈野獸國〉〈我和小凱絕交了〉(美國,文/莎梅特,圖/東泥第魯納)、〈我們是好朋友〉(美國,文./阿麗奇)、〈我撒了一個謊〉(美國,文/愛麗絲爾)等。此類圖畫書,是兒童成長的「心理醫師」,並且巧妙地將兒童成長中所會遇到的問題呈現,並提出自我調適的的方法。

(六)  增進親子與師生關係

學齡前的幼兒圖畫書,是家長唸給子女聽的「母子書」。圖畫書需要家長來導讀,不只是為了幼兒看不懂文字,其最大助益是親職教育的達成。坐在爸媽腿上看書的孩子,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,透過這種親密的互動,孩子把父母親的言語、情感、思想和體溫毫無保留的接受;而家長也對子女的成長做了最徹底的體驗和分享。在此環境下長大的小孩,會認為讀書是快樂的,終身成為書的好朋友。

 

三、教師如何為兒童導賞圖畫書

圖畫書是兒童的精神食糧,這種精神食糧是有別於學校教科書的一種特約式

、固定式的課程。它是比較像具有自助餐式的內涵,可隨孩子的喜愛自己去選擇、吸收。它雖不能取代教科書,但絕對可以彌補教科書的不足,或可以促進教科書概念的統整和潛在課程的發展。

()  教師如何推動班級圖書閱讀活動

給幼兒教師的建議

1、規劃「班級圖書角」。

2、透過購置與募集方式充實班級圖書角的圖書內容。

3、結合語文或各科教學,培養兒童看書、討論書、應用書的基本態度和良好習性。

4、透過幼兒小組學習活動,培養閱讀、改編、表演等相關研習活動。

5、實施學生或親子「最受歡迎圖畫書」票選活動,探討受歡迎書目的特質。

6、配合每一單元主題,推薦三至五本相關圖畫書。

7、邀請作家、圖書館員、出版人到教室與學童舉行圖書交流活動。

 

給國小教師的建議

1、配合各科單元教學,推薦相關圖畫書一至三本。

2、透過語文與各科相關教學,培養學童閱讀課外圖畫書與延伸交流活動的基本知能。

3、輔導學生籌組班級圖書館。

4、邀請作家及相關社會人士舉行「駐校圖畫書交流會」,每月定期辦理「每月新書」及「最受歡迎圖畫書」發表會。

5、結合「藝術與人文」課程,鼓勵學生「自製圖畫書」,並辦理圖畫書評賞會。

6、辦理年級性或全校性的跳蚤市場式的「二手圖書交流會」。

7、輔導學童發展圖畫書相關延伸活動,例如:

(1)    寫信給作家。

(2)    尋訪書中場景。

(3)    透過攝影蒐集圖畫書主題相關圖象。

(4)    名著圖文改編創作與發表會。

(5)    圖畫書人形劇、偶戲的設計與表演。

(6)    圖畫書語音設計與發表。

 

   給國中教師的建議

1、配合國中各科教學每學期推薦相關圖畫書或圖鑑一至三本。

2、由導師推動「班級圖書庫」,發展班級風氣。

3、由輔導室規劃「少男圖書庫」與「少女圖書庫」,因應黨群年齡及青春期閱讀心理需求。

4、結合「藝術與人文」課程,鼓勵學生「自製圖畫書」,並辦理圖畫書評賞會。

5、輔導學生發展圖畫書相關延伸活動(參見國小學童發展策略)

 

()  圖畫書閱讀指導的四大歷程

1、自我閱讀:鼓勵學生自我閱讀,形成個人獨特的見解、心得與疑思。有了這種個人閱讀的經驗,再溶入團體討論或延伸活動,有助於個體獨特性心智的發展。

2、集體共賞:由教師進行班級或小組式集體導讀,以形成圖畫書主題概念的瞭解,並引為個人心得交流及延伸活動的共識基礎。

3、交互討論:討論是圖畫書共讀後,心得交流、問題澄清的必要活動。討論的議題可以是教師提議,師生一起討論;也可以是學生提議,再交互討論。討論活動的方式,應該是開放的,有些問題不見得有標準答案,反而能助長學生的多元思考。

4、延伸學習:圖畫書的延伸學習活動,可包含語文、科學、社會、藝術等各科領域,然而若能結合「藝術與人文」學習領域相關的美術、音樂及表演活動來發展,將可助長認知與情意並重的具體學習效果。

()  教師如何利用圖畫書實施「藝術與人文」統合教學

教學前階段

1、教師選擇與教學主題相關之圖畫書一至三本。

2、確定一本「主題圖畫書」,其餘列為相關參考圖畫書。

3、規劃「主題圖畫書」在「藝術與人文」學習領域的三大重點目標。

4、「藝術與人文」學習領域的三大重點目標如下:

(1)探索與創作:引導孩子透過創作活動來進行視覺思考與探索,讓每個孩子能夠覺知個人與環境的關係,並運用各種媒材與形式從事藝術創作活動,豐富生活與心靈。

(2)審美與思辨:藝術與人文課程透過審美的學習活動,養成對各種藝術之意義、價值與功能的思辨習慣與能力。

(3)文化與理解:透過古今中外藝術品的賞析,幫助學生認識每個藝術品的社會文化脈絡和創作相關要素,達到對不同族群與不同文化藝術的視野擴充與體驗,進而理解人類藝術的緣起和流變。

5、透過「網狀圖示法」建立「主題圖畫書」在各科統合教學之實施範疇。

6、預告學生做好課前相關資料之蒐集。

 

教學中階段

1、引用圖畫書指導四大歷程:(1)自我閱讀(2)集體共賞(3)交互討論(4)延伸學習,來進行相關教學活動。

2、在圖畫書延伸學習活動階段,盡可能結合美術、音樂、舞蹈、戲劇四類活動來具體發展。

3、教師在提供教具或創作參考範例的時候,最好能舉二至五件作品,以避免單一範作造成學童概念僵硬的模仿現象。

4、延伸創作可採個別或集體創作方式來實施。

 

教學後階段】:

1、透過學生作品的發表和自我解釋,來達成延伸創作成果的評量與分享。

2、延伸創作宜講究個人或小組創作的獨特性,避免標準答案式的概念學習。

3、引導學生探索延伸創作與「主題圖畫書」圖文內容的相關性。

4、透過學生互評或師生共評的民主方式,發展學童創作成果的賞析與評價。

5、鼓勵學生課後延伸學習,能自我探索相關圖畫書,並發表閱讀心得。

 

() 台灣本土圖畫書導賞案例

 

一、書名:《三角湧的梅樹阿公》(圖一)

文:蘇振明  圖:陳敏捷  導賞者:莊玉明 

出版社:文建會、青林 2001年 類別:藝術、社會類

 

二:內容概要與語文表現賞析(作者蘇振明與研究者莊玉明合撰)

   《三角湧的梅樹阿公》是我為李梅樹百年紀念特展所撰寫的兩本書之一,讀者定位為5-12歲,是希望將台灣前輩傑出藝術家的故事,透過文學傳記,藝術賞析的手法薪傳給台灣的老師和學童。本書分為三大部分,第一部份透過報導文學重返現場的敘述法,介紹李梅樹60歲左右從早天亮忙到黃昏的藝術家生活。第二部分特別呈現五張李梅樹的油畫代表作,並請插畫家以漫畫的手法描寫觀眾看藝術品的圖象思考情景,產生藝術品在作者論與觀眾論的互動情趣。第三部分,特別呈現藝術家的生平簡歷,並撰寫一篇李梅樹推動地方藝文、重建祖師廟的心路歷程,彰顯這位熱愛土地與鄉民的畫家生涯故事,他既是傑出畫家,又是政治家,也是推動地方藝文活動的多元智慧者。

    這本書特別搭配國語及台語雙CD,國語劇情版的CD,具有美術史的內容,有李梅樹代表作的賞析,也有美術教育觀念的探索。台語版的CD,由作者親自口錄,將書中的中文台語化,並進行相關代表作及藝術家生平故事的介紹。這兩張CD及這本書,內容有相關但絕不重複,合起來可以成為九年教改藝術與人文課程領域極有意義的藝文教材。讀者若看完這本書,可以延伸去看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出版的全民賞析版《人親土親李梅樹百年紀念特展專輯》。希望這兩本有關李梅樹的藝術特輯,可以引為本土圖畫書及畫冊編輯的新探索和里程碑。(文/蘇振明)

    透過說故事的形式,作者以李梅樹阿公與孫子的對話,帶出本書主角三角湧的梅樹阿公的生平與藝術創作。三峽從前叫三角湧,梅樹阿公愛畫畫,畫三峽拱橋日出、溪邊純樸的洗衣婦、戲弄火雞的小孩等鄉土味十足的作品。書中也帶出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的因緣。本書中的文字相當優美,文字鋪排有時具戲劇性,有時又像抒情文一般美麗,寫情寫景寫人極為生動。(文/莊玉明)

 

三、圖象傳達藝術表現賞析(插畫家陳敏捷與研究者莊玉明合撰)

    梅樹阿公是我仰慕已久的前輩畫家,多次欣賞他那豐富細膩的風格。曾幾度不知該如何下筆描述,才能表現出三角湧人的純樸、親切和大師之間耐人尋味的情感。這些困境,在經由本書作者蘇老師的討論與建議下,最後才決定以李梅樹畫家和周遭環境、人、事物,作為構圖的要素,用不透明水彩的畫法和寫實風格來處理,希望能更拉近與畫家作品的原味感。

    圖二P2+P3,主角漫步在清晨的街道中,走向溪邊去作畫,依序呈現三角湧寧謐的美、鄉民的草根性和市街的景象。插畫中還安排了外出相伴的老狗和返家跟隨的花貓做為串場,增加活潑生動氣息。

    圖三P4+P5,這張插畫以李梅樹油畫作品「清溪浣衣」為發想圖,描繪村婦和阿公之間的互動對話;在老狗和水鴨動靜之間,彷彿拉開了三角湧忙碌的一天。

    圖四P10+P11,畫中祖孫倆流露出溫馨甜美的對話神情,互相交換作畫心得,而在旁的花貓似乎在傾聽的樣子,托襯著畫面對比的情緒。

    圖五P12+P13,畫中回憶幼年時廟會情境,是一種居高俯視的圖象描寫法,以演布袋戲的師父帶動熱鬧氣氛,和屋簷上的剪黏飛龍作為呼應,使得戲臺前、後的大人、小孩安定許多,而讓畫面焦點可以停留在台上的表演。

    圖六P26+27,畫中應用漫畫導賞策略,透過祖孫三代同堂觀賞李梅樹原畫之情境,呈現藝術欣賞觀眾論的多元立場,並以圖畫書中之插畫作品配對思考。(文/本書插畫家陳敏捷)

本書圖象部分已超越了插圖的層次,尚有純粹藝術的價值。技法相當純熟,尤其在揣摩李梅樹畫作的神韻方面,相當成功。圖象的造型具備了某種程度的準確性,也由於插畫家在構圖與描繪方面相當用心,相關人物與場景的造型說明性也很適切。主角李梅樹的塑造頗為生動,再現一代大師特有堅毅的形象,有一種電影般的現場感,真是不容易。

人物型態、光線及色調架構出本書圖象之美,並表現出早期三角湧特有的時代風味,尤其是三峽純樸的建築、街道、溪流和市井風光。本書插畫色彩厚實醇美,由於內容模擬了許多李梅樹的油畫作品,所以畫中散發出一種維妙維肖的肌理與形象美。為了篇章中擺放文字,每一圖象都刻意留一些空白處或是淺色處理。每一幅插畫都十分有層次感,具純繪畫的色彩美,也有插畫的視覺品質。

    本書文字簡要抒情,居配角地位,插圖則豐富生動、份量極重。圖文相輔相成,字美圖更美。插圖的具象特質與說明性讓文字的歷史場景與人物性格充分顯影,是一本詮釋本土藝術家創作生活的圖畫書傑作。

 

四、結語:圖畫書不只是孩子看的書

從前的教師手執教鞭逼孩子唸書考試,現在的老師則傾向啟發式教育,學習變成一種自助餐式的自我實踐。圖畫書就成為一種提供孩子多元學科、多元智慧、多元情趣的文化出版物,孩子可以從中學習生活的自我管理、心靈的成長與分享、人文與科學知識領域的擴展,藉以彌補學校教科書制式化概念,對個人自我成長心靈需求之不足。

「當繪本、小孩、大人三者同在時,他們可以說是維持了一個緊密的三邊關係,他們互為橋樑。如果沒有大人,小孩就無法欣賞到繪本的全貌;至於對大人而言,繪本則又是大人進入兒童世界的一把鑰匙。」(摘自《在繪本花園裡》,1999)由此可見,圖畫書就像是隱形的老師,是串聯孩子與父母心靈溝通的橋樑。 當下的父母,也許是為陪孩子成長而看圖畫書,日久之後,父母也從圖畫書獲得諸多閱讀情趣,於是形成更多的父母為自己的滿足而親近圖畫書。

近年來,隨著資訊的累積與取得的快速,人類的閱讀轉而導入非文字的形態,圖像閱讀(攝影、插畫、漫畫、圖表)的重要性逐漸與傳統的文字傳播並駕齊驅,而圖畫書就是頗能滿足讀者視覺享受的一種文化消費品。圖畫書是從5歲到100歲都可以看的書,這些圖畫書的愛好者,可能是青年大學生,就讀於美術、文學、或教育學系的學生,甚至非相關科系學生或上班族,也因休閒等原因逐漸喜歡接觸輕鬆雋永的圖畫書,不管是為了自我充實、生命成長、興趣蒐集或是打發時間,圖畫書儼然成了現代人休閒生活中的一部份。

好的圖畫書具有輕鬆、有趣、易懂、優美的特質,所以連成人也都會成為圖畫書的讀者與收藏者。為了尋找輕鬆閱讀成長的方式,在日本先有了「繪本+咖啡屋」的結合;而台灣近來也陸續於社區中開設了「圖畫書賞析與製作」課程,讓圖畫書的愛好者,不管是社區媽媽、上班族或青少年相聚一堂,定期分享圖畫書的閱讀心得,更進一步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感受,轉換成一本本個人傳記式的創作繪本。在「傳記式繪本」中,有成人的生活見證、上班族的心聲,也有孩子的夢想,透過創作繪本的發表與分享,圖畫書的心靈花園終於形成。

 

伍、參考書目

1.松居直著,劉滌昭譯(84),幸福的種子:親子共讀圖畫書,台北,台灣英文雜誌社,1981年日文版,1995年中文版

2.林真美(88):在繪本的花園裡─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,台北,遠流1999

3.林敏宜(89):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,心理出版社

4.洪文瓊(83):台灣圖畫書發展史,傳文文化

5.徐素霞(76):從兒童讀物插畫談欣賞教學,1987.4,雄獅美術

6.曹俊彥(88):兒歌的插畫,「認識兒童讀物插畫」,1996.11

7.鄭明進(87):圖畫書的美妙世界,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,1998.5

8.蘇振明(74):看圖欣賞與學習─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重要性,北市師青年

9.蘇振明(75):認識兒童圖畫書及其教育價值,台北市立師專幼教天地

10.蘇振明(77):期待科學圖畫書豐收季的來臨,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四卷四期

11.蘇振明(79):「兒童讀物插畫」的導賞研究,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1

12.蘇振明(83):兒童美術鑑賞理論與實務研究,中華色研出版社

 

 

 

【插圖與圖說】:

圖一:《三角湧的梅樹阿公》圖畫書封面

圖二P2+P3,李梅樹清晨到溪邊作畫

圖三P4+P5,畫家與溪邊洗衣婦聊天

圖四P10+P11,祖孫透過畫作相互了解

圖五P12+P13,李梅樹童年觀賞布袋戲

圖六P26+27,逛李梅樹美術館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t09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